福建日报头版头条|看!永春绿色工业“点式突破”
2025-07-24 16:00
7月18日
《福建日报》头版头条
以《肩负水源地保护重任的永春,探寻工业发展新方向——绿色工业“点式突破”》为题
报道永春正闯出
一条独特的绿色工业发展之路
贯穿永春的东溪是泉州人民的生命之源。当东溪流到南安九都,穿过山美峡谷时,人们筑坝蓄水,建成了山美水库。山美水库承担着下游300多万人的防汛安全和600多万人的供水安全,同时也是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的水源地。
永春县肩负着保护水源地的重任,发展工业经济面临诸多环保限制。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永春,如何找到自己的新定位和新方向?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福建日报记者在永春调研发现,当地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谋求绿色工业“点式突破”,多个新质生产力工业项目落户并投产,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喜的增量。
图源:永春县融媒体中心 陈志鹏 摄
细分赛道逐龙头
对于永春而言,传统工业的路子走不通,那就另辟蹊径,走现代绿色工业。
位于永春县蓬壶镇的福建阳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国“以竹代塑”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记者在阳竹公司产品展厅看到了一句标语:“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这句宣言表明,阳竹公司是一家环保型企业。
记者在竹原料处理车间看到,一袋袋竹粉经过超微技术磨粉,形成竹颗粒。在另一个车间,竹颗粒进入特定装置,经过“吹膜”程序后,一张张薄如羽翼的可降解膜伸展出来。公司一期6条竹纤维可降解膜生产线已全面投产,二期厂房正在紧张建设中,年底可投产。
阳竹公司总经理饶世振告诉记者,日前,中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的负责人前来考察,将采购竹纤维降解膜包装袋,以解决困扰快递行业、包装行业的环保问题。据了解,传统的塑料包装袋容易造成白色污染,“以竹代塑”是全球环保制造领域的重要突破方向之一,市场前景广阔,仅国内市场每年就有200亿元以上规模。
阳竹公司虽然身居山城永春,但凭借科技创新创造了多项“全球第一”:全球首创竹纤维超纳米微粉制备技术,全球首个竹纤维智能激光动态分级系统,全球首项竹纤维动态熔融成型工艺,全球首创竹纤维全生物改性技术。
矢志不渝,以竹为笔绘就绿色初心
“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不仅是一句展厅里的响亮标语,更是深植于企业血脉的绿色基因与坚定信念。面对全球性的白色污染难题,阳竹科技没有选择捷径,而是矢志不渝地锚定“以竹代塑”这条科技攻坚之路。报道中清晰呈现了其核心科技实力:全球首创竹纤维超纳米微粉制备技术,让竹粉得以极致细化;全球首个竹纤维智能激光动态分级系统,保障原料品质精准可控;全球首项竹纤维动态熔融成型工艺,成就了“薄如羽翼”的可降解膜;全球首创竹纤维全生物改性技术,确保产品最终能完全回归自然。这四项沉甸甸的“全球第一”,是阳竹人深耕绿色科技、勇闯“无人区”的最佳证明,也是其坚定信心、引领行业的核心底气。
点式突破,小切口撬动大变革
阳竹科技的崛起,是永春践行“点式突破”发展绿色工业的生动典范。阳竹科技没有贪大求全,而是精准聚焦“竹纤维可降解膜”这一细分领域,依托核心科技进行单点爆破。福建日报的报道生动描绘了产业化进程:一期6条生产线已全面投产,源源不断产出绿色膜材;二期厂房正紧张建设,年底即可投产,预示着产能与影响力的进一步跃升。其市场价值已获强力印证——中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巨头纷纷前来考察并计划采购其竹纤维降解膜包装袋,直击快递、包装行业长久以来的环保痛点。面对国内市场每年超200亿元的庞大需求,阳竹科技以永春山城为原点,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科技,在绿色工业版图上成功实现了关键节点的突破,将“小切口”做成了“大文章”。
申通董事长一行考察阳竹科技
因地制宜,绿产融合赋能振兴路
阳竹科技的成功,根植于永春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的精准定位。
就地取材,变资源为财源:永春丰富的竹林资源,为阳竹科技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原料基地。企业的发展直接拓宽了竹农增收渠道,让漫山翠竹真正成为富民“绿色银行”。
扎根乡土,车间建在家门口:随着生产线持续扩张、厂房加紧建设,阳竹科技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宝贵的技术培训机会。村民得以实现“离土不离乡”,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生态经济双赢:“以竹代塑”产业在永春的蓬勃发展,完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在此和谐统一,开辟了一条具有永春特色的绿色崛起之路。
阳竹科技以科技为犁,深耕竹海,在永春大地上写下的,不仅是一家环保科技企业的成长史诗,更是一卷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阳竹科技深刻证明,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拥抱科技创新,山区县同样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牢记嘱托:让“永春经验”照亮更多山乡
阳竹科技的探索与实践,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和总书记殷切嘱托的坚定回应与生动践行。正用一项项“全球首创”的硬核科技,将一根根翠竹点化成驱动绿色发展的“金枝玉叶”,为永春乃至更广阔区域的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绿色动能。
“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生态建设的重要嘱托,在阳竹的发展轨迹里找到了生动注脚。
当“以竹代塑”从企业的“独唱”变成行业的“合唱”,当山城的“竹文章”写成了乡村振兴的“样本”,阳竹人更懂得“坚守”的分量。“我们不做‘昙花一现’的企业,要做‘扎根青山’的守护者。”饶世振指着车间墙上的标语——“一根竹子,终结全球白色污染”,语气坚定,“这不是口号,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从闽南深山到全国快递包装车间,从竹农的竹篓到全球环保展会,阳竹科技用一根竹子的“突围”,诠释着“点式突破”的力量:不贪大求全,不盲目跟风,在自身优势领域深耕细作;不依赖资源消耗,不畏惧技术空白,用创新打开新赛道。
此刻,车间的机器仍在轰鸣,新一批可降解膜正打包待发。它们将跟着快递车奔向全国各地,替竹子“诉说”一个绿色的故事——而这,或许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生动的实践,对“点式突破、因地制宜”最有力的诠释。